2012-10-26 09:11:54
2012年10月25日,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央視財經博友會系列活動在搜狐舉行。今年評選活動的主題是實業的使命,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主題?是不是今年的年度經濟人物評選跟互聯網已沒有關系?張朝陽認為,互聯網和實業已密不可分,互聯網是整個實體經濟的神經系統,實體經濟跟虛擬經濟已經水乳交融。
現在還說互聯網是虛擬經濟,這個定義已經不太合適了,傳媒咨詢到人們娛樂方式,到生產和實業跟互聯網密不可分的。比如說搜索引擎,很多中小企業本來一個月只能花那么點錢找到他的客戶,根本找不到,也不可能到搜狐門戶打廣告沒有那么多錢,就大海撈針,某一個螺絲或者扳手的產品,不知道在那兒。在搜索引擎搜關健詞馬上就可以找到,這樣使得小微企業找到客戶環節成本大大降低。涉及到電商就更加更直接介入了實體經濟,直接資訊傳播導致的整個電子商務購物和采購,B2C、B2B這種環節,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很多東西在數字化完成。我覺得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了。
金融和投資方面的企業能夠讓資本流動效率更高,使得制造實業企業更有資金做更大的事情,但是它是一個配合實體來做的,如果說都去搞投資了,沒有真正產出東西了 ,那么你這個投資效率再高,拿來錢不會產生新的東西,是泡沫。比如說在我們國家往往有這樣的現象,可能上市公司或者說市值,或者某個企業特別有錢,市值特別高,但是這個企業生產產品老百姓沒有人用,在美國好的上市公司,平常人用的東西和品牌,和資本市場反映是一致的。這個現象說明,我們企業家覺得上市圈錢,做資本運作是很光榮和很賺錢的事 情,這是不合理的,看看每天人們生活中用什么樣的產品?這個劃分非常好,應該強調實體經濟。
張朝陽還談到企業基因的轉變問題。每個企業都有它組織的DNA路徑依賴,一個企業把DNA再造,這個企業就可以基業常青。我們這么多年在不斷再造過程,從營銷企業到作為技術企業,從單一技術企業現在做成視頻、搜索。搜狐集團下面有不同部門自己定位,不同的部門和子公司有自己的DNA。互聯網不斷的取代傳統消費者對資訊獲取交流的方式以及娛樂的方式,同時又創造出新型資訊、交流和娛樂方式,它的這種取代和創造新型方式的過程不斷的深入。
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發達,以前用PC做了很多事情,現在用移動裝置取代,現在進入人們深度和廣度又擴大很大的層面。比如簡單舉例子,以前人們每天早上報紙送到家里打開報紙,現在拿著手機新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資訊可能是視頻,可能是直接現場某個人拍了現場,現場直接變成新聞看到。
同時對這條新聞有很多博友,關于這個新聞的評論和衍生的新聞,衍生的爆料,這又成為內容一部分,每個人又產生內容一部分。對于資訊獲取到達隨時隨地多形式變化,形成一個討論組在微博討論組,在某個論壇等等。在多層次、多維度對咨詢獲得是隨地隨地的,娛樂也是的,可以拿一個IPAD他可以看美劇或者視頻短片、音樂。還是對資訊、娛樂和交流。
交流的社區,FACEBOOK這個公司非常偉大,對人們影響也是非常大,在中國有各種各樣社區產品對人們影響非常大,以前是鄰居比較熟,現在是微信、微博比較熟。現在購物都不用出門,有些人什么都在凡客或者淘寶買。電影院的模式,搜狐視頻就是電影院,如果收費就不用去電影院。
主持人馬洪濤拋給了張朝陽這樣一個問題:你的互聯網同行網易丁磊已經開始養豬,有沒有打算做類似的實業?張朝陽回答說:我沒有去養什么東西,我覺得這種工業飼養,如果他的技術比較好,能夠保證污染減少和對豬產生毒素減少等等各個方面,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張朝陽這樣來定義搜狐,我們已經不是基于PC的企業,互聯網是一個內容和各種服務像水似的,水以各種水龍頭形式擰開就是水,無論拿手機還是小型的掌上電腦、PAD、PC,不管什么樣的終端,我們把中心廚房的內容變成終端較好的內容。一個企業幾億人有關系重要,搜狐新聞在手機上各種制式上,PC是瀏覽器打開,手機上、PAD上等等,以APP形式出現,或者也以瀏覽器的形式,瀏覽器的內容也是要變化的。
來源搜狐財經